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守城清軍紛紛逃竄,大清朝的心臟——紫禁城淪于敵手。第二年,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進入紫禁城拍攝,記錄了這裡的建築和環境,我們一起來看看。
午門前荒草萋萋。
當時紫禁城處于日軍和美軍的佔領之下,其中美軍控制午門,日軍控制東華門、西華門和神武門。城內留有太監,但根本沒有發揮看家護院的作用,大量珍寶被明裡暗裡盜走。
太和門前的廣場上。
作為皇宮,紫禁城是金碧輝煌、高大巍峨的所在,清朝大部分臣民都無法想象它的宏偉壯麗和莊嚴肅穆。但是,這些照片直觀地告訴我們,在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出逃之後,紫禁城內雜草叢生、蕭條蒼涼,完全失去了皇家的氣派和威儀。
太和殿側面。
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規格很高,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萬壽節等等,皇帝均在此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就照片記錄下來的場景來說,這裡辦不了典禮,倒可以搭賬篷、吃野餐。
保和殿。
紫禁城雜草叢生的面貌,就是整個大清朝命運的隱喻: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只要有人用力一推,大廈就會轟然倒下。再說了,宮廷裡荒草沒膝,也是亡國之象。
中和殿西廂,太監睡覺。
紫禁城內打掃衛生的太監,顯然在主子逃跑後已經沒有了責任心,不再顧及維護皇家體面。
慈禧太后在的時候,對太監的管束特別嚴格,誰敢四仰八叉地在殿宇之下躺著?太后遭難,權威削弱,太監管理體系也崩潰,這類不雅觀的事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文淵閣。
文淵閣是皇帝的圖書館。這裡更加誇張,荒草比人還高,夜間必然蛇鼠猖獗。皇帝在文淵閣設置領閣事、提舉閣事、直閣事、校理、檢閱等職位進行各項管理工作,也有太監做後勤保障,顯然留守的這些人沒有恪盡職守。
從日美兩軍佔據到撤離,一年多的時間裡,紫禁城各處管理人員消極怠工,無所作為,這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跑導致的結果。主子都跑了,我還給誰幹活呢?我再怎麼努力,做給誰看呢?
養心殿臥室。
小川一真走遍了紫禁城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拍攝了外廷和內廷,還罕見地進入後宮拍攝。
在他之前,未見哪個攝影師留下後宮的影像資料。正常情況下,除皇帝之外的男人出入後宮,那可是很大的罪過,搞不好要掉腦袋。
儲秀宮。
儲秀宮是後宮中最為奢華的一座宮殿,慈禧太后就居住在這裡。1884年,太后為慶祝50歲大壽,斥資63萬兩白銀將儲秀宮進行大規模裝修,並與翊坤宮打通。
在她逃離期間,因失于維護,簷下已經顯得破破爛爛。
翊坤宮內部。
慈禧太后50歲壽辰時移居儲秀宮,翊坤宮也成為她生活處所的一部分。當得知自己的住處被外國人參觀,她生氣了嗎?
錫慶門,甯壽宮西南隅的大門。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于1902年1月回鑾。在他們進宮之前,當然已有內務府官員安排太監把紫禁城各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使其重現富麗堂皇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