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那個混亂不堪的時期,有一個太監總管,其權勢如天際之云,財富如獨吞國庫,盡管他的身份為太監,但他的情感欲望卻完全不受身份的限制。
他在宮廷深處與公主交織情感,離宮之后,他的情感游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娶了四位夫人。然而,他的行為卻十分離經叛道,以至于其中一位夫人因此而魂斷。
這個風華絕代的人物,便是晚清最后一任的太監總管——小德張!
他是清朝末年四大太監的一員,與他并列的是安德海、李蓮英、崔玉貴。雖然在這四人中,小德張并不是最為人所知的,但他的人生軌跡之獨特,他的生活方式之非凡,都使他的人生輝煌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三位。稱他為傳奇太監,實在一點也不過分。
1876年,在天津靜海縣南呂官屯一個窮苦農家里,誕生了一個男孩,乳名叫小德子。
這個家庭之貧窮可以用「餓死事小,丟人事大」來描述,小德子的父母都只能給地主做長工,勉強糊口。
小德子從能走路開始就要參與勞動,但地主卻經常無故責打他們一家人,有時甚至會無理由扣掉他們的工錢。小德子雖然心中充滿怨憤,但也無可奈何,家中太窮了,父母也只能忍氣吞聲繼續賣力工作。
到了10歲時,小德子已經可以獨自干些粗活。但他的生活并沒有因此改善多少,反而時常受到地主家里其他孩子的欺負。一次,地主的少爺無故將他推入了豚欄,小德子被豬群擠倒在泥淖中,滿身污穢。
地主夫人見狀大罵「臟死了」,對于少爺的行為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小德子在豬欄里掙扎著爬起來,一邊哭一邊將自己弄干凈,可是這份屈辱的痛楚卻久久無法忘懷。
這件事成為壓垮小德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踐踏人格的對待。當天夜里,小德子痛哭至天明,在心中反復咀嚼著自己所遭遇的種種不公。
他想起自己日復一日辛勤勞作卻依然無法改變貧困命運的泄氣和絕望。也會想起見過的那些衣食無憂、高高在上的貴族子弟,想到他們不勞而獲的優裕生活。
這種強烈的對比和不公愈發激發了小德子要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經過痛苦的掙扎,這個15歲的少年終于在心中暗自下定了一個艱難卻堅定的決心——他要離開這個讓他喘不過氣來的環境,不惜一切代價!
在小德子15歲那年,他的父母驚訝地發現,他主動要求去承擔那個時代最悲慘的職業——太監。其實,小德子是聽說太監可以進入紫禁城直接侍奉皇上,將來機會大得多。
何況,他實在無法再忍受農民的悲慘生活。小德子下定決心要通過入宮來徹底改變命運,就算代價是自宮。
小德子的父母起初強烈反對,但終究不忍心阻攔兒子改變命運的決心。在一番掂量之后,他們紅著眼眶點頭應允。小德子沉痛而堅定地進行了自宮,取了法名「祥齋」,正式踏入了紫禁城。
起初,祥齋過得非常辛苦,不僅要從早到晚地打掃清潔,還時常被官員辱罵。但他并不氣餒,而是時刻留心觀察,努力學習宮中各項規矩。
漸漸地,他對紫禁城的運作和內部關系了如指掌。
在工作之余,祥齋發現老佛爺慈禧太后最喜歡京劇。他記起自己小時候曾經見過地方戲班來村里表演,觀眾們都追捧聲色,戲子們衣著華麗。
祥齋靈機一動,決定要去學戲,爭取以此討好太后。終于,他存足了俸銀,找到關系給太監的戲班子負責人送去厚禮,請求讓他跟班子里的老師學習京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