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內蒙發現一座清代古墓。
墓葬規模非常宏大,而墓主人竟是一位穿著龍袍的女子。
同樣罕見的是,尸身經過240多年都沒有腐爛,皮膚仍有彈性。
在尸體的大腿內側,還有一灘不明來歷的干涸液體,這一度讓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那麼,墓室中的女主人是誰?她為何能穿著代表皇家的龍袍下葬?
尸身歷經百年為何不腐爛?那一灘干涸的液體究竟是什麼?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秘這座古墓,一起探索其中的謎團。
圖1 (清朝皇室女性墓葬參考圖)
1972年,一天上午,內蒙赤峰市的一個農民正在干農活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巨響。
他循聲望去,發現距離自己不遠處的地面發生了塌陷。
他懷著好奇心,上前查看情況,這一看不得了,發現塌陷的地方有一個裂縫。
順著裂縫往里看,里面竟然是個像墓室一樣的地方。
他察覺到有些不同尋常,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立刻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
相關部門對于這次發現格外重視。
因為赤峰在內蒙古有著獨特的政治地位,這里曾發現過很多清代遺址。
不僅如此,還有多位蒙古王爺在此下葬。
于是,立即組織考古專家,到現場進行封鎖勘察。
圖2
不久后,考古專家到達現場。
令他們驚奇的是,這里真的是一座古墓,并且規模宏大。
經過現場勘探測量發現,這個古墓東西寬45米、南北長105米,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竟然達到了5000平方公尺。
這讓專家們無比興奮。
因為在歷史上,只有皇家能夠擁有如此規模的墓葬。
而皇室的墓葬一般會出土很多文物,如果成功發掘,也將為我國的歷史文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隨著挖掘工作的進行,專家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因為他們在墓葬的邊緣,發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盜洞。
有著眾多挖掘經驗的他們知道,這是被盜墓賊光顧過的痕跡,心涼了半截。
當打開主墓室時,專家發現和他們想的一樣,有價值的文物都被盜墓賊洗劫一空了。
圖3
但挖掘工作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多天之后,基本挖出了墓葬的全貌,專家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一塊石碑。
但上面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無法破解,只能拿回考古研究所,做更加精細的復原和研究。
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
那就是墓主人的棺槨也不見了。
專家推測,很有可能是盜墓賊連棺帶文物一起搬走了。
但不久,專家的推測就被推翻了。
因為他們仔細觀察盜洞發現,狹小的盜洞無法將巨大的棺槨搬運出去。
難道如此豪華的墓葬竟然是一個衣冠冢?如果不是,墓主人的棺槨被藏在哪兒了?
帶著這些疑問,專家進行了第二輪挖掘。
圖4
隨著發掘工作更深一步地開展,一位專家在主墓室的墻壁上發現了端倪。
他在一次敲打墓室側壁時,聽到了空鼓聲,并將此事告訴了其他隊友。
專家們結合第一輪挖掘工作中未發現棺槨的事實,大膽猜測這處墓還有密室。
于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墓室側壁的青石板條移除。
這時,一座石棺槨露了出來。
專家們紛紛上前查看,發現這是一個和主墓室面積不相上下的墓室。
里面除了放著一口棺材,沒有多余的陳列,也沒有發現陪葬品。
專家試著打開棺材蓋,出現的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震驚不已。
只見棺中的女子緊閉雙眼,雖然埋葬了240多年,皮膚仍富有彈性,她的表情安詳的就像睡著了一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