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名將不僅有年羹堯,而且還有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將,既是年羹堯一手提拔起來的,同樣也在年羹堯出事后,替代了他的位置。
這個人據說是岳飛的后人,名字叫做岳鐘琪,立下了赫赫戰功,算的上是清朝的第一漢臣將軍,但是卻被多次被人扣上謀逆的罪名。
這是為何呢?對于這「欲加之罪」,岳鐘琪多次向皇帝表明忠心,卻不料不僅沒有證明自己,反倒將自己此前所有的功勞都搭進去了,還換來一個被雍正處決的結局。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岳鐘琪又是如何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的?
岳鐘琪是四川成都人,據說是岳飛的第21世孫,是岳飛的三子岳霖的后代。
而他的父親岳升龍曾經擔任過四川提督,還曾跟隨康熙西征過噶爾丹。
因此可以說岳鐘琪身上流動著軍人的血液,同樣也正是因為出生于這樣一個武將世家,才受到了良好的教導。
岳鐘琪從小也流露出骨子里那份對于軍事的熱愛,在和他同齡的孩子還在追逐打鬧的過程中,岳鐘琪則是安安靜靜在一旁用石頭擺起了陣法,推演兩軍對戰的局面。
別以為岳鐘琪只是個孩子,只是隨便玩玩,其實岳鐘琪在布陣上都是非常的有章法,并且在對戰中也有許多規則,可能這就是從小受到家庭氛圍的熏陶,再加上自身的天賦,也讓岳鐘琪更加熱愛兵法,沉迷軍事。
因此在同一時期的孩子中,往往是擔任「將領」的角色,也極其擅長扮演「將領」,而其他的孩子也樂意聽他差遣,從中也可以看出岳鐘琪非常有指揮才能。
等到岳鐘琪年紀稍長些,便能夠同軍中戰士談論陣法和如何出兵,甚至還會提出一些辦法,而其中的招數讓大人聽了都連連稱奇。
由此可見,岳鐘琪在軍事上非常的有天賦,然而盡管是出身于這樣的武將世家,岳鐘琪可能也會走上戰場,成為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但是家里人更希望岳鐘琪能夠多讀書,做一個文官更有前途,顯然岳鐘琪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走的也并不順遂。
并沒有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于是家里只能打通關系,給人一些錢,讓岳鐘琪在候補知府當差。
直到康熙四十九年,岳鐘琪的父親岳升龍因為家中母親已經年過九旬,年事已高,便辭職回鄉照顧老母親。
第二年,岳鐘琪便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也改變了他今后的人生軌跡,那便是接過父親的衣缽,棄筆從戎,走上了戰場,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六年后,康熙便讓十四阿哥胤禵作為撫遠大將軍,岳鐘琪則擔任副將,跟隨十四阿哥胤禵前往青海,平定叛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