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重慶36歲光棍撿到一個女嬰,省吃儉用把她養大。可誰知,女嬰長大后,單身漢卻冷冷地說:「你不是我親生的,走吧…」
這個單身漢叫鄧和平,是重慶忠縣石寶鎮人,跟父母和弟弟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身體不好,長年不離藥,弟弟又是個殘障人,家庭的擔子都落到了他一個人身上。
1990年的冬天,鄧和平辛苦一天后回到村里,突然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他循聲望去,發現路邊的草叢中竟然躺著一個蒼白而哭喊著的小嬰兒。寒冷的天氣使她瑟瑟發抖。
鄧和平立即快步走過去,將她抱起。他不禁責備道:「孩子的父母真是太狠心了!在這冰冷的天氣里,竟然把孩子丟在這里!」
他突然意識到這個小嬰兒可能是被她的家人遺棄的。這個想法讓他的心中涌起一陣酸楚。
他沒有猶豫,立刻做出了決定:你親生父母不要你,我要你。
于是,鄧和平把女嬰帶回了家,給她取名為鄧雪鳳。這個名字寓意著雪地里的鳳凰,希望她能如鳳凰般不畏困難,展翅高飛。鄧和平對這個小生命充滿了愛與期待。
鄧和平帶著新生女嬰回到家中,面對母親的疑慮與擔憂,他堅定地表示:
「媽媽,我知道我們家境并不富裕,但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無辜的小生命走向夭折。我要把這個孩子養大成人。」
他的母親雖然憂心忡忡,但也被兒子的善良與堅定所感動,最終默許了他的決定。從那天起,鄧和平的生活猶如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他更加努力地工作,無論多麼艱辛、多麼疲憊,只要能確保鄧雪鳳的健康與教育,他都愿意勇往直前。他每天辛勤勞作,晚上回家后還要照顧這個小生命。盡管生活艱苦,但看著鄧雪鳳一天天成長,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與溫暖。
鄧和平為了讓鄧雪鳳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加倍努力工作,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有收入,他都咬牙堅持。看著養女一天天長大,他心里滿是喜悅。
當他發現女兒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時,他毫不猶豫地為女兒購買了學習用品,爺爺奶奶也每天早晚接送她上學。這樣的日子雖然艱辛,但他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鄧雪鳳從小就聰明懂事,她深知家庭的經濟狀況,總是努力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能改變命運。初二那年,鄧雪鳳的爺爺和奶奶不幸被診斷出癌癥。面對他們無法承受的痛苦,鄧雪鳳暗暗發誓,她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名醫生,為她們消除病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全身心投入學習,無論節假日還是平常日子,她都盡可能地照顧他們。盡管病魔無情,爺爺和奶奶還是離開了人世,但她沒有忘記她們給她的愛和關心,也始終牢記自己承諾的使命。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高中畢業后,她順利考入了重慶的一所醫科大學。鄧和平為女兒的成功感到欣慰,同時也為昂貴的學費而憂心忡忡。
不過他知道,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挑戰,他們一家人都會攜手共渡難關。
由于長時間過度勞累,鄧和平的肺病日益嚴重,但他一直隱瞞著這個消息,以免影響他正在準備大學聯考的養女。在醫院的那些日子里,她心疼地照顧著父親,內心的掙扎讓她萌生了放棄讀大學的想法。當鄧和平知道這個消息后,他第一次對她發火,聲音中充滿了擔憂與失望:「我供你讀書,就是希望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你卻不去了,以后該怎麼辦?」
他的語氣里充滿了對她的期望,以及對未來的憂慮。她深深感受到父親的期望和壓力,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因為父親的病情而放棄自己的夢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