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為平凡賦予溫度,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詩意。今天給大家分享獨立電影制作人陸慶屹的隨筆集——《四個春天》。細碎平常的片段,柔軟浪漫的小事,雖不是自己的故事卻每一天都發生在自己的生命里。
周國平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總有人抱怨,平凡的生活乏味無趣,其實,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煙火氣,才是真正的詩意與美好。
正如《四個春天》這本書,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只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瑣事,卻不難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作者陸慶屹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發生在父母身邊的生活俗事。
這對老人的日常生活,是我們每個普通人都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卻蘊藏著常人難以比擬的深情,一次次撩撥人心。
細細回味《四個春天》這本書,不由感慨:這世上最深的感情,都在最平凡的人身上。
婚姻里的茶米油鹽,藏著不為人知的深情
對大多數夫妻來說,婚姻生活就是圍著柴米油鹽打轉。
在巨大的生計壓力之下,難免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最終也會漸行漸遠。
《四個春天》這本書中,陸慶屹的父母卻是例外。
父親陸運坤是一名中學物理老師,母親李桂賢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
他們結婚的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兩人工資加起來才一百多塊錢,卻要同時供養三個孩子上學,生活壓力很大。
為了改善家庭條件,母親聽說有人售賣種兔,養大后對方會高價回收兔毛,就決定養兔子。
然而,一對種兔要500元,家里買不起,母親雷厲風行,貸款買兔子養。
鼎盛時期,家里養了一百多只兔子,父母累得連覺都睡不好,可當初承諾會回收兔毛的商人卻杳無音訊,根本沒來收兔子。
全家積蓄被騙光,欠下一堆貸款,看著一堆賣不出去的兔子,母親絕望大哭。
養兔這幾年,家里一貧如洗,很少吃肉,父親卻絲毫沒有責怪母親,默默把兔子殺了燉熟,改善伙食。
後來,為了還債,父母白天上班,夜里一起熬夜刺繡做背帶,很多時候凌晨還在趕工。
父母長年累月的辛勞,想方設法的賺錢,生活卻一成不變的窘迫,他們卻毫無怨言,互相扶持,充滿干勁。
煮飯的間歇,母親會唱小曲、跳舞,父親則呆在里屋寫春聯,兩人都有空,就會互相配合,拉曲彈唱。
母親會給父親剪發,會撫摸著父親的白發,紅著臉對他說:
「謝謝你的情,謝謝你的愛。」
父親得閑時,會幫母親染頭髮,煮一碗糊,嘗一口說「好吃」,就立刻端到母親的面前,喂給母親吃。
他們相互打趣,一起背著包去山間采野菜、踏青,一起嘻嘻哈哈地唱歌跳舞。
生活瑣碎艱難,這對老人卻總是溫柔以對。
他們沒有華衣錦服,也沒有讓人羨慕的容顏和身材,他們也會拌嘴、爭執、回憶往事,他們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對老人。
他們過的是最平淡的婚姻生活,為柴米油鹽發愁,為生活辛苦奔波,和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
可他們的情感如此動人,在瑣碎的俗世生活背后,是他們之間不為人知的深情,令人向往。
他們用溫柔撫平了生活的傷痕,不懼風雨,牽手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相濡以沫。
陸慶屹的父母,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世間最浪漫的愛情。
每對平凡的父母,都在盼子歸家
龍應台說過:
「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孩子在成長路上與父母漸行漸遠,而父母永遠孩子身后默默付出,盼著孩子回頭。
《四個春天》里的父母,也不例外。
父親沉默寡言,喜歡把愛藏在行動中。
比如睡覺前,他會不聲不響地把每個人房間的電熱毯打開,等孩子們上床睡覺時,被窩里總是暖烘烘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