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皇室子弟和王公大臣們為了皇位彼此暗害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和清朝的九子奪嫡,就相當殘酷。這時候要想活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朱棣一樣裝瘋賣傻。而在裝瘋賣傻方面表現最好的就是唐宣宗李忱,那演技簡直可以領個奧斯卡小金人了!
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個兒子,因為他的母親是宮女出身,所以他在皇室中的地位并不高。這也讓他養成了老成持重的性格,所有事情都悶在心里,不和其他人分享。漸漸的把自己封閉起來。慢慢的,宮中其他的皇子和宮女太監都把他看做一個傻子,動輒便打罵羞辱。但即使遭到這般非人的虐待,他也未曾暴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
公元821年,李忱被封為光王。從輩分上來講,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因為他不愿說話,所以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便經常以在宴會上逼他說話為樂。并一邊逼他一邊笑著叫他「光叔」。一天,唐文宗舉辦宴會,在看到李忱后,他又來了興趣。他對手下人說道「誰要是能讓光叔說一句話,重重有賞。
」于是,宴席上的男女老幼都來逗李忱取樂,結果李忱沒樂,他們反而讓自己逗笑了。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因為他沒有立太子,且皇子們還小,所以大臣們都是各成一派,傭立不同的繼承人。當時以太監馬元贄為首的宦官勢力最大,他們想找一個容易控制的繼位者。但皇子們都有外戚的干預,如果得勢后,他們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所以思來想去,便決定讓「大傻子」李忱來當這個皇帝。
此時,李忱已在宮中苦苦隱忍了三十六年。本來以為得忍一輩子的他沒想到這餡餅會砸在了他的頭上。令太監們出乎意料的是,李忱一上台就變了個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宦官們的權力,將所有權臣都清除出局。自此,他鞏固了自己的皇權。
此后,李忱對內限制宦官外戚,鞏固皇權。
對外不斷打擊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復了安史之亂時被吐蕃占去的大片國土。在他的統治下,唐朝百姓日漸富裕,國力漸漸恢復。史學家們對他也評價頗高,把他統治時期稱為了「大中之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