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曹操這個人雖然爭議頗多,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這個人非常喜歡人才,也是三國中著名的人才收藏家。
也正是這樣,曹操手下可謂是將星如云,不過他重用的卻只有四位,哪四位呢?二曹二夏侯,為何五子良將無一人入選?
經常看《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朋友們想必都有一個誤區,一位將領厲不厲害跟他的個人武功有關,為何這麼說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本名著中將領單挑的場面非常多,比如「許褚裸衣斗馬超」。
兩人在單挑過程中,如果有一人成功將對方擊殺,然后他再指揮大軍壓上,這種情況上往往會獲勝。
因為己方將領單挑贏了,所以士兵們的士氣受到了極大鼓舞,戰敗一方士兵的士氣自然是受損嚴重。
所以就有許多人覺得,只要武將單挑厲害就能打勝仗。
這些畫面在《水滸傳》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在宋江招安后,《三國演義》中雖然也有,不過并不算太多。
其實在古代戰爭中,武將之間一般很少會當眾單挑。就算是打,也是在混戰中碰了面,最主要的還得靠指揮。
曹操手底下有「五子良將」,劉備手底下則有著名的「五虎上將」。因為這十人武功都普遍比較高,所以許多人覺得他們打仗很厲害。
劉備這邊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這五人的確都會武功。而且其中幾人指揮作戰還不錯,比如二爺關羽。
但「五子良將」可不同了,他們的武功既不算太高,論指揮打仗也一般般,所以這五人向來只有當別人手下的資格。
在帶兵打仗方面,曹操主要重用的就是開頭提到的那四個人,他們不僅能力強,還非常忠誠。
首先第一個就是大將軍曹仁。受《三國演義》影響,許多人覺得這位將領跟儒將差不多,也就是在后方督戰的那種,不過人家還是會兩下的。
曹仁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後來聽說同族之人曹操起兵后,他也跟著加入了進來。
曹仁剛開始的時候是騎兵先鋒,帶領這支有坐騎的部隊。曹仁大敗過陶謙、追擊過呂布、蕩平過黃巾。
只要曹操一聲令下,曹仁就帶著他的騎兵部隊出發了。赤壁之戰失利后,曹仁就被派去南郡提防周瑜了。
對于南郡周瑜是勢在必得,于是他就帶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地來了,不過幾千人的先鋒跑得快,已經提前到了。
曹仁見狀便直接招募了三百人,然后讓部將牛金去迎敵。縱使他們再厲害,這幾千多人也是打不過啊。
眾人見狀也是非常擔憂,然后曹仁直接拿著武器上了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