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清晨坐27站去市區賣菜,背簍爺爺奶奶「4點起床」運動員式趕路,80后挑「72歲菜農的扁擔」像在舉重
2024/04/18

背簍、菜筐是否應該被禁止進入捷運車廂?近日,有關重慶捷運「背簍專線」的討論再次引發關注。或許,這本不是一個爭議,如市民感慨,「搭捷運上班是為生活,搭捷運賣菜也是為生活」。

為趕上第一趟捷運,挑著水果、背著蔬菜的菜農果農們,天還沒亮就要從家里出發。他們乘坐27站捷運,才能抵達農貿市場,為的是能賣上稍高一點的價格。

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將阡陌成片的鄉村與高樓林立的都市相連,是山城的「血管」,運送著暖人心的日常煙火。「以人為本」是「背簍專線」背后的運行邏輯,也是城市治理這個大課題的宗旨。

記者搭乘「背簍專線」,切身感受山城重慶「裝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菜背簍」的城市溫暖。

清晨,重慶市渝北區石船鎮的菜農果農們搭上第一趟捷運列車。

搭乘「背簍專線」去城里

清晨5時30分,天還沒有亮,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石船鎮的張文勝跟老伴李永碧就從家里匆匆出發。昨晚老兩口就已經把菜裝好,張文勝挑上扁擔,李永碧背上背簍,要趕捷運4號線石船站6點32分的第一班捷運列車。

清晨6時許,菜農們「背簍專線」石船線排隊等候進站。

再過兩個月,張文勝就80歲了,老伴李永碧今年73歲。張文勝說,他與老伴兩人每個月能領到兩千多元養老金,兒子在外從事空調安裝工作,收入不高風險高,老兩口在家閑不下來,種了三四畝蔬菜,每天早上搭乘捷運去市區售賣,「這三筐菜賣完能有百多元錢,市區的顧客喜歡新鮮蔬菜,人流量大,一般情況下上午十一點多就能賣完回家。」

除了市區人多菜好賣以外,因老兩口年紀已經超過65歲,符合重慶公共交通對65歲以上老年人實施免票的政策,因為老兩口搭乘捷運往返不需要任何費用,這一筆也省了下來。從家到捷運站,有兩公里路,還要肩挑背扛,對于上了年紀的張文勝和李永碧來說不太輕松。20分鐘后,張文勝跟老伴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石船站,等待站點開門。

石船鎮位于重慶市渝北區東部,地圖上顯示,離市區路程有40多公里。2022年6月,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石船站開通運營后,像張文勝夫妻一樣,搭乘捷運去市區賣菜賣水果的村民開始多了起來,慢慢地,4號線被大家親切稱為「背簍專線」。

「背簍專線」車廂內。

「最開始都不知道捷運可以上背簍,我特地到捷運站問,知道了可以背背簍上,慢慢大家都開始背背簍和挑扁擔坐捷運去市區買菜了。」今年72歲的王尚明是石船鎮黃嶺村人。今天,他挑著一百多斤血橙要去觀音橋(觀音橋是重慶主城江北區四大商圈之一)售賣,一斤血橙能賣上兩塊五毛錢,算下來兩筐血橙能賣上兩百多元。

因為水果質量好,王尚明的擔子里有好幾袋已經用塑料袋打包好的血橙,這是老顧客在他這里提前預訂的。十幾年前,當地發展水果產業,給村民們提供了果樹苗,王尚明家里種了100多棵果樹,現在年產量有兩三千斤,「我們只有慢慢挑出來賣,賣不完就只能爛了。」

捷運人性化安檢

6點10分,天邊出現一抹微光,來自石船鎮附近場鎮的菜農果農們已經在石船捷運站1號進出口排好了隊,他們等待著10分鐘后開閘進站。

3月27日清晨,石船鎮菜農陳仁均(左一)在捷運站閘門口排隊等候進站。

排隊時,大家放下了扁擔和背簍,開始討論蔬菜價格行情。有菜農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賣菜的地方比較靈活,有時去觀音橋的農貿市場,有時去黃泥磅跟人和(記者注:上述三地均位于重慶主城市區居民區),「最好能夠固定攤位,有些顧客覺得菜好,下次還會再來。」

排在第一位的是75歲的陳仁均,他今天背了一背簍冬寒菜(又名冬莧菜)。陳仁均說,前幾日冬寒菜能賣上兩三元一斤,但現在還不知道行情,「賣菜的人多,價格就要香音些(記者注:香音,重慶方言,意思是實惠),賣的人少,就要貴一點,具體價格要去市場上看價格才行,也要跟顧客討價還價,每次交易的價格不完全一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唐朝軍隊威震西域,為何總是不把弓弩放在眼里?
2024/04/20
日系演員深田恭子:微胖界的純欲風格創始人,演技炸裂顏值在線,這誰頂得住?
2024/04/20
50歲女港星定居日本農村,發福打扮隨便似農婦,已棄演從商多年
2024/04/20
古代男子與小妾同房,為何要求妻子在一旁圍觀?原因讓人難以啟齒!
2024/04/20
謝霆鋒張柏芝的三子之謎:王菲「道出實情」,為何不給謝霆鋒生孩子?
2024/04/20
「靠劉海」就別說顏值高了,8位明星告訴你,真正帥的人「根本不靠髮型」
2024/04/20
一口氣看懂東吳四大家族!朱張陸顧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2024/04/20
中國改朝換代第一姓:每逢亂世此姓必出奇人,還總是起到關鍵作用
2024/04/20
吳鎮宇15歲兒子「輸光財產」丟失影帝竟令人生變灰:生命沒有意義
2024/04/20
江西村民把古墓改成豬圈,挖古磚蓋10棟房,挖出最大的漢墓群
2024/04/20
佛系瘦身反而瘦了?5款低中強度運動推薦:每天只需30分鐘,竟能帶來的驚人減肥效果!
2024/04/20
4大誤區你中招了嗎?小心「隨手壞習慣」髮質越來越毛躁、「用這洗髮」髮量日漸稀疏
2024/04/20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三位名將,完全可以取代皇帝,為何結局截然不同
2024/04/20
耿炳文:朱元璋「妙計」拉攏,48年效忠,為何留下一個難解謎團?
2024/04/20
司馬懿立遺囑:不準子孫為我掃墓,時隔多年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2024/04/20
漢武帝駕崩后,年僅8歲的劉弗陵即位,為何漢朝卻沒有發生內亂?
2024/04/20
太罕見了!1983年「老貴陽」,居然是這個樣子
2024/04/20
太罕見了!一個清朝醫生,拍到了1905年的西藏
2024/04/20
老照片:除了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也被英法聯軍燒毀了
2024/04/20
大明滅亡后,讓人聞風喪膽的15萬錦衣衛去了哪?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