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2年,18歲的漢惠帝劉盈,娶了10歲的外甥女張嫣。新婚之夜,看著還是孩子的張嫣,劉盈悄悄地對她說道:「沒人的時候,你還得叫我舅舅啊!」
封建社會滅亡的最根本原因是權利過于集中,上至皇室,下至百姓,幾乎都沒有自由可言。
皇室之人多數都是為了政權聯姻,有時為了鞏固權利,娶沾有血緣關系的表親都不在話下,可是為了穩固政權,娶自己外甥女的卻不常見,但是劉邦的兒子,就娶了自己親姐姐的女兒。
漢高祖死后,他和呂氏的兒子劉盈繼位成為了皇帝,史稱漢惠帝。
漢惠帝作為皇帝來說,算得上是一位仁政愛民的明君,但是他有一個性格強勢,對于權力有著極端把控欲望的母親。
呂氏是劉邦的發妻,但是在劉邦心中也是糟糠之妻,她為了劉邦生育了一兒一女,陪他從草莽一路走上至高之位。
身為帝王,劉邦用情不專,呂氏也不曾有過什麼怨言,甚至事事都為劉邦考慮。
可惜漢高祖晚年的時候,喜愛戚夫人,甚至起了想要廢除呂氏的兒子,改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的心。
此舉徹底傷了呂氏的心,也讓呂氏心中對于權利的渴望越來越重。
劉邦死后,呂氏和情夫的私情被劉盈發現,他氣急想要殺了呂氏的情夫,此事讓呂氏看到兒子已經開始反抗自己的控制。
為了更好的把持前朝后宮,呂氏動了要給劉盈尋找一位親近之人作為皇后的念頭。
思前想后,呂氏覺得自己的外孫女,兒子的外甥女,張氏就很合適。
劉盈極力反對,姐姐的女兒如何能成為自己的皇后?況且當時的張氏年僅十歲。
也有史料載,張氏并非呂后女兒的孩子,而是其夫婿之妾所生。
其實人選是誰不重要,只要聽話就好,在呂后看來,只要張氏能生下孩子,只要劉盈脫離掌控,就能扶持幼子登基,繼續把持朝政。
對于劉盈來說娶一個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女孩,還是小一輩的外甥女,就難以接受了。
接受不了也違背不了呂后的意志,婚禮如期舉行。
婚后劉盈鮮少去張氏宮里,張氏年紀尚小,也未曾參與呂氏的權力斗爭,依舊稱呼劉盈為舅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