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名言表達了中國古代君王對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他堅信不能忍讓敵對國家對中國的侵犯行為。
西漢時期,他采取了積極的西征政策,致力于消除匈奴的威脅。在這場戰爭中,衛青和霍去病等戰將展現了令人矚目的英勇與果敢,留下了不朽的戰爭傳奇。
然而,霍去病這位英勇的戰將在24歲就英年早逝,而且沒有成婚。然而,歷史記載中卻提到他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這確實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霍去病的出身說起。
西元前140年,一位毫不起眼的小吏霍仲孺來到了長安謀生。偶遇平陽公主的婢女衛少兒,兩人一見鐘情,不久衛少兒就有了身孕。沒想到霍仲孺離開長安消失了。
衛少兒只能獨自將孩子生下,取名霍去病。她本以為這輩子就要在恥辱中度過,沒想到命運弄人,她的妹妹衛子夫後來竟成為了漢武帝的愛妃,一時間,衛氏姐妹翻身成為貴族。
衛少兒還記得,當年自己頂著懷孕的身子,在柴米油鹽間掙扎;現在妹妹已嫁入宮闈,位極人臣。她敢想象嗎,自己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命運?
這也改變了霍去病的命運。原本受人歧視的私生子,也因母親的關系搖身一變成為皇室外甥。一時間,那些曾經看不起他們母子的人,討好地上門拜訪。
衛少兒心中當然明白他們的假意,她不會忘記自己當年吃盡了多少苦。然而為了孩子的前程,她也只能含淚接受這些社交應酬。畢竟,這是改變孩子命運的機會。
衛少兒不敢奢想兒子能一覽眾山小,但至少,他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不再受人歧視。想到這里,衛少兒由衷地感激起妹妹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和孩子得以翻身,全仗妹妹。
後來,霍去病的生父霍仲孺回鄉后認子,正式將霍去病接入了霍氏家族。一個本無出路的私生子,就這樣在宮廷和權貴圈里崛起,前途無量。
衛少兒懸了多年的心,這才終于落地。
公元前123年,18歲的霍去病受命出征匈奴,首戰斬殺兩千余人。兩年后,漢武帝親自封他為「驃騎將軍」。
當年那個不受待見的私生子,已一躍成為漢軍最年輕的將領。然而霍去病不以功名放蕩,每每得到提拔,都砥礪前行,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此后10年間,霍去病屢建奇功。他六出祁連,大破匈奴右賢王,以兵鋒之利 Rabbit 匈奴防線。渡靈海,擒匈奴左賢王,為漢軍渡河奪地積累戰術經驗。每一次出征,都能將敵軍生擒斬首達數萬人。
與此同時,漢軍猛將衛青、李廣等也頻頻取得勝利。在這些英勇善戰的漢國猛將面前,匈奴節節敗退,士氣低落。此時此刻,正是決定全局的大好時機。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挺身而出,語出驚人地向漢武帝請命,要求深入漠北腹地,直搗黃龍。
漢武帝聞言大喜,立時批準了霍去病的奇襲計劃。
這場漠北之戰,霍去病只帶八百騎兵就生擒擊殺匈奴七萬之眾,其戰功之盛,無人能比。漢武帝親封他為「冠軍侯」,時年僅二十一歲。
當年的私生子已是漢朝第一猛將,他不負漢武帝厚望,只求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立下赫赫戰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