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僅留名史書的名人就浩如煙海——
功成名就的帝王將相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尋仙山、煉仙丹、到泰山封禪,就是為了成神、成圣、成為大地和萬民的主宰。
這是一條虛無縹緲、充滿功利性的「塑神」之路,即使秦皇漢武這般功績名垂千古的帝王,也會被其「束縛」!
而有這麼一小撮人,他們無一是帝王,卻在生前身后擁有無數帝王都追之不及、無法沾染的「神性」——
如果給這幾人編號排名的話,連能被「鐵桿周瑜粉」蘇軾,贊頌為「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的三國第一名臣——諸葛亮,也只算是勉強上榜,僅排在第五位!
那麼,能壓下堪稱國人心中的「白月光」諸葛丞相的「神人們」,到底有哪些?排名又如何?
劉伯溫,是一位除了同時代的「瑜亮之爭」外,在現今的各大網絡論壇上被拿來與諸葛丞相VS次數最多的「謀臣」。
如果說,諸葛亮在華夏人心中是「忠正節義」的代表人物的話,那麼劉伯溫就是「精天文、通陰陽,尤擅奇門遁甲、斬龍之術」的「斬龍狂士」。
更不要說這兩位還是傳說中歷史上唯二用「七星燈」進行過續命的「神人」!
至于續命的結果嘛——
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在五丈原;
劉伯溫續命成功,幫助朱重八打下了天下。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一語,就是這麼得來的。
而劉伯溫是如何「斬龍」的呢?
相傳華夏大地上共有整整一百條龍脈——所謂的「龍脈」,指的并不是真龍,而是那些風水極佳、降生帝王之地。
比如大明建立后某天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無錫龍山有龍氣生成,立刻上奏皇帝,請求允他前去查看。
這個要求哪個皇帝拒絕的了?
反正傳說中的朱元璋不能!
于是,劉伯溫快馬加鞭來到無錫,探查之后找來能工巧匠傳授當地百姓捏泥人的技藝。
劉伯溫有言:龍山上的土乃是龍脈的骨肉,百姓大量挖土捏泥人去除其骨肉,再在龍脈頸部挖一口深井,就能徹底將其滅口!
又比如,相傳明太祖某日夢到真龍天子降世,疑心天下還有龍脈未除,醒來立刻派遣劉伯溫四處勘察。
劉伯溫一路向北來到被黃河之水穿城而過的蘭州,發現此地黃河氤氳的水汽與兩岸山脈的霧氣相融合,奇幻不已,遂認定此處即是龍脈之地。
于是他先砍龍脈之源,即在山脈起點挖巨坑;再釘龍樁,即在巨坑中修建四個石墩,使其不能動彈;最后鎮壓龍脈之魂,即修建伏龍亭、伏龍閣,讓其永世不得復生。
最終,劉伯溫為了保住大明江山,狂斬九十九條龍脈,屠戮太多遭到了天譴,以至于結局悲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