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眾多作家中,女作家蕭紅和魯迅的關系一直非常特殊。他們關系很近,近到現今依舊有很多人懷疑兩人關系不一般。
魯迅去世前,蕭紅是他家造訪最多者,她不僅是他家常客,還經常在他房間一坐就坐到半夜。
也是因著經常造訪魯迅家的緣故,蕭紅過世前曾在文章里專程寫過許廣平和魯迅同居后的生活。
蕭紅經常出入魯迅家時,魯迅正病著,此時他和許廣平所生的兒子周海嬰尚年幼。此間的許廣平不僅要照顧魯迅的生活起居,還要照看孩子。家里有人造訪,魯迅又不愿意接待時,許廣平還得負責這些應酬。
在蕭紅的筆下,這個拋卻世俗不管不顧地與自己老師同居的女學生,似乎并不和那些嫁給愛情的女人一般幸福。
蕭紅寫到:「婚前(其實應寫作「同居前」),他還帶她去杭州度假,婚后,他連公園也不愿意去。他說:‘公園嘛,就是進了大門,左邊一條道,右邊一條道,有一些樹。’」
而在記敘許廣平與魯迅在一起的個人生活狀態時,蕭紅這樣描述到:「她終日忙得腳不著地,也沒時間打理自己,她每天上下樓跑著,所穿的衣裳都是舊的,次數洗得太多,紐扣都洗脫了,也磨破了,都是幾年前的舊衣裳。她冬天穿一雙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時還穿著。買東西也總是到便宜的店鋪去買,再不然,到減價的地方去買。
」
蕭紅的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她字字句句都在控訴:許廣平在這段同居生活里,是個老媽子一般的存在。其真實生活,甚至比老媽子還不如。
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蕭紅還用了一個小細節來補充說明。她說有一次,她在魯迅家玩時,許廣平用了紅頭繩裝扮自己,魯迅看了卻嚴厲地對許廣平說:「不要這樣裝扮她」,直將所有人都說楞了。
蕭紅眼里,魯迅對待許廣平完全沒有愛可言,魯迅喜歡北方菜系,許廣平提出想起個廚師,魯迅嫌十五元的價格太貴,依然讓她做。
魯迅家里的飯菜并不像一般人家那般簡單,魯迅要單吃,他的食物要單做端上樓。許廣平給魯迅做的吃食,蔬菜都是選取最嫩的部分且只要葉不要莖,而魚肉則總揀燒得最軟的部分。家里來了客人時,許廣平得做出七八個菜。
1927年魯迅、許廣平等
這些事,要在帶孩子的同時進行時,其難度并不小。尤其,許廣平是大戶人家出生,又是高級知識分子,這些瑣碎對她而言自是更加難上加難。
在操持這些瑣碎時,許廣平還得負責給魯迅抄寫稿子,打毛線衣。
他深夜寫稿子時,如果第二天不用早起做過多家務,她也會在旁邊陪著。
在蕭紅眼里,魯迅對許廣平的付出似乎從來未在意過。蕭紅因此斷定,接受過新思想洗禮的魯迅,骨子里是傳統封建且大男子主義的。
蕭紅還在文里描寫過一個細節,透過這個細節,似乎足見魯迅對許廣平的忽視:一次拍照時,許廣平讓蕭紅擋在她前面,原因是她的衣服紐扣掉了,讓蕭紅給她遮羞。
魯迅的收入并不低,所以蕭紅斷定:許廣平連買衣服的錢都沒有,是因為這些錢都被用來買書、買畫和其他開銷了,顯然這其中的「其他開銷」都是魯迅自己的。
魯迅確實極其酷愛買書,他的25本日記里,每本末尾都有一張書賬,上面詳細記錄了他買的書單和購書的錢數。
其中,魯迅1931年的買書賬單顯示,他全年總共買書387本,碑帖等若干,總計是1447.3塊大洋,平均每月買書是120.6塊。 這年,他一年買書的錢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幣約為58萬左右。
從任何世俗的眼光看過去,魯迅愿意花這麼多錢買書卻不給許廣平置辦新衣,這顯然很有些說不過去。
魯迅在書房
綜合這所有后,蕭紅在文中總結說:「許先生忽略了他,他也忽略了許先生。他半夜經常自己一人躺在冰冷的陽台地板上,而不是和許先生分擔。」
蕭紅的筆墨字字句句真實詳實,讀完后不得不讓人感嘆:一輩子未得到名分的許廣平,選擇魯迅,終究是錯付了一生。
答案果真如此嗎?許廣平自己的認為卻并不如此。
1946年10月,魯迅過世十年整后,年48歲的許廣平在一篇哀悼魯迅的名為《十周年祭》的文章中寫到:「嗚呼先生(魯迅),十載恩情,畢生知遇,提攜體貼,撫盲督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