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黃昏時候,李隆基化裝之后,與劉幽求、薛崇簡等人悄悄潛入宮苑,秘密會合于鐘紹京的住所。一場改變大唐政局走向的政變就此上演……
臨行之時,李隆基的親信王毛仲因害怕而躲了起來,鐘紹京也開始擔心,后悔參與此事,故意閉門不出。
他的妻子許氏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對他說:忘身殉國,神必助之。而且既已參與此謀,今雖反悔也不能夠免去同謀的名聲。
在她的說服下,鐘紹京才把李隆基等人迎入舍內,表示要聽從李隆基的命令行事。
鐘紹京是發動政變的關鍵人物,在他手下有臨時武裝起來的工匠二百余人,而且起兵的臨時指揮所設在宮苑內,一旦鐘紹京發生動搖,一切計劃都將成為泡影。
夜間,星光閃爍,萬領俱靜。萬騎果毅葛福順、李仙鳧悄悄進入宮苑,晉見李隆基,請發號令,并且最后商定進兵的具體步驟。
將近二更時分,天空流星劃破夜空,紛紛墜落,劉幽求說:「天意如此,時不可失!」
于是葛福順等穿過玄武門,直奔羽林營軍官住處,拔劍將正在酣睡的韋璿、韋播、高嵩等主要禁軍將領殺死。
然后高舉著三顆血淋淋的人頭號令部下說:
「韋后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指諸韋身長超過馬鞭高度的人)皆斬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
萬騎士兵早就恨透了作惡多端的韋璿、韋播等人,聽到號令之后,都欣然聽命,瞬息之間左右萬騎都成了這次政變的主力武裝。
葛福順穩定住士兵之后,火速派人將韋璿等人的首級送到李隆基處。李隆基等人在火光下一看,確認為韋璿等人的首級,知葛福順已經成功,便與劉幽求等人由官苑南門向玄武門進發,鐘紹京也率領苑中丁匠二百余人,手執斧鋸跟隨而行。
走到玄武門外,李隆基發布命令,由葛福順將左萬騎攻打玄德門,從東路殺入宮內,李仙鳧率右萬騎攻打白虎門,從西路殺進宮內,然后于凌煙閣前會合,以鼓噪為號。這兩個門是通向皇宮內諸門的要口。
葛福順與李仙鳧率領著左右萬騎,分別攻殺,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三更鼓剛響過,李隆基在玄武門外召集隊伍,整裝待發。
忽然宮內噪聲大起,知道兩路兵馬已經勝利會師,便率領宮苑丁匠及羽林兵,進入玄武門,直奔后宮,路過太極殿,此時太極殿內陳放著中宗的梓宮,由南衢諸衛兵守護。
這些衛兵聽到噪聲,也一齊披盔戴甲響應。韋皇后從睡夢中被驚醒,知道沒有好事,驚恐之中逃到太極殿前的飛騎營避難,沒有料到飛騎士兵也已反戈,一刀便將韋后殺死,提著她的首級獻給了李隆基。
安樂公主坐在房內對鏡畫眉抹粉,也被士兵殺死。她的丈夫武延秀則被殺死在肅章門外。
李隆基率兵進入宮中時,上官昭容已高舉紅燭,親自率領宮人前來迎接。上官昭容過去依附于韋武集團,做了不少壞事,但自從太子李重俊討伐武三思,并四處搜捕她時,她才感到恐懼,此后便傾心依附唐中宗,與安樂公主各自結成幫派。
中宗中毒身亡,上官昭容擬草制立溫王李重茂為帝,以相王輔佐朝政,但為韋后,宗楚客所篡改。她拿出了遺詔原稿給劉幽求看,以此來證明她并不反對相王輔政,希望能夠免除一死。
劉幽求也給她說了幾句好話,但李隆基不愿意留下任何隱患,下令將上官昭容在旗下斬首。
這時,少帝李重茂也在太極殿。
劉幽求想把他也殺了,說:「眾約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李隆基認為時機還不成熟,韋氏及其死黨還未消滅干凈,馬上制止劉幽求,要他們先把京城內韋氏宗族及親信一并斬盡殺絕。
天將破曉,宮城內的韋氏一黨已捕殺殆盡。這時李隆基才出宮拜見其父相王李旦,為自己在起事前未能告訴相王而叩頭謝罪。
相王李旦流著眼淚抱住李隆基說:「宗社禍難,由汝安定,神祗萬姓,賴汝之力也!」
于是李隆基率軍迎接李旦入宮輔佐少帝。
六月二十一日,天已經大亮,京城各門及所有的宮門仍然緊緊關閉著,李隆基派遣萬騎兵分頭搜捕韋家的親屬徒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