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明朝的宗室對比,清朝宗人府對宗室成員的管理尤為嚴格,尤其是在封爵方面更是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首先,較為典型的就是爵位降低等級來承襲,上一代是郡王,下一代就要遞減為固山貝子,逐步遞減至結束。
不過,其中不乏會出現大量的宗室成員未被封爵,也沒有擔任官職。那麼,這一批人全部統稱為閑散宗室成員。
那麼,問題就來了。
閑散宗室成員地位比普通人要高,也不會選擇去種田或者走科舉之路,因此這些人主要靠什麼來維持生計呢?
接下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些閑散宗室的收入來源靠什麼?
首先,了解一下清朝一個中等水平的家庭一年的支出大概是20兩銀子左右。閑散宗室中也分為近支宗室和遠支宗室。
1.近支宗室:如果是閑散宗室,在10歲那年就可以迎來了自己第一筆收入了,那就是朝廷給每個男丁發放的固定俸祿。除非罷黜宗室,否則這一份收入肯定是有的。
10歲開始,每年可以發放2兩銀子,也就是一年為24兩銀子。
到了20歲之后,每個月可以增加1兩白銀,那就可以領取3兩銀子一個月,一年在俸祿方面就是36兩。另外還可以每年領取祿米。畢竟宗室成員到了15歲以后,就要成婚了,可能在開銷方面要更多一點。
那麼,20歲后的俸米情況是42斛2斗。清朝1斛米相當于現在的200斤,通過換算之后,祿米每年可以達到8400斤。不過,從家庭吃飯的情況來看,估計要出售5000斤大米出去,又可以獲得一筆收入了。8400斤米按照市場價3元一斤來計算,也有兩三萬塊錢。
因此,有了這一份俸米后,至少這個家庭一年的日常開銷能夠解決了。畢竟是屬于閑散宗室,并沒有太多的交際開銷。
2.遠支宗室:如果是遠支的閑散宗室成員。
男性只有到了20歲以后,才有資格在朝廷中領取2兩銀子每個月的俸祿。當然,祿米僅僅是近支宗室的一半,換算以后大約是4200斤米。
按照康乾盛世時期的行情來計算。一兩白銀可以購買到150-200斤優質大米。就按照150斤一兩銀子的標準來計算。祿米折算成白銀應該是28兩銀子,加上俸祿24兩銀子,一共是52兩銀子。按照每戶5個男丁的計算標準,一年就可以拿到260兩銀子,完全可以過上清朝上等人的生活了。
宗室成員只要遇到了生孩子、嫁人、娶老婆、老人去世等事情的時候,朝廷會有對應完善的福利體系,從待遇來看還是比較可觀的。
1.先說一說近支宗室。
閑散宗室家中,無論是兒子結婚,還是女兒出嫁,都是可以得到一筆100兩銀子的恩賜。如果是兒子娶妻的話,作為普通宗室來說,100兩銀子完全可以夠了。就算嫁女兒的話,留下一半,用50兩銀子作為陪嫁,也是相當可觀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宗室成員為了開枝散葉,基本上都會有好幾個妻妾。除了娶嫡妻是100兩賞賜以外,如果是妾室或者繼室的話,直接將賞賜降低到60兩銀子。
其次,遇到了閑散宗室家中老人去世。如果是男性或者嫡妻去世,可以獲得120兩的喪葬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