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愚蠢給人的痛苦遠勝于命運。」
誠然,很多生活痛苦的人,并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智慧不夠,看不透生活的本質。
痛苦,往往是作繭自縛的樣子,不懂得外物和自己的關系。
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一生窮困,卻精神飽滿,備受君王的青睞。
他在文章中寫了三只老鼠,多讀幾次,以小見大,就讓人豁然開朗。
01
「腐臭的老鼠」:為親戚朋友而痛苦,不值得,利益而已。
《莊子·秋水》里說,惠子去梁國做相國了,位高權重。
莊子是惠子最好的朋友,兩個人一起爭論一條魚,一起隱居、釣魚,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
朋友做官了,莊子自然要去看看,表達祝賀。
當莊子不遠千里,走到梁國的時候,發現到一大群士兵,都在追捕自己。
原來,惠子擔心莊子來了,相國的位置,會被莊子搶走。于是派兵抓莊子,先下手為強。
兜兜轉轉三天,莊子見到了惠子,說:「老朋友,南方有一只大鳥,一口氣就能從南海飛到北海。一直正在吃死老鼠的貓頭鷹,一抬頭就看到大鳥,以為大鳥要搶走死老鼠,瑟瑟發抖。
你覺得有可能嗎?」
是啊,莊子如大鳥,海闊天空,任鳥飛;惠子如貓頭鷹,拼命保護獵物——老鼠。
如果有一天,你去向親戚朋友借錢,那麼你多半會被拒絕,因為金錢是他們的獵物,緊緊抱著,怎麼舍得給你?
還有一天,你和親戚朋友合作,成功了,賺了一筆。但是他們卻總要分更多的錢,想了很多的理由。甚至因此就翻臉了。
人與人交往,為什麼那麼困難?其根本是大家都盯著利益,爭執不休,勾心斗角。
當你不在乎利益的時候,就可以輕裝上陣,一飛沖天。
沖著利益而來的人,都還給利益就好了。錢多錢少,夠用就好;位置高低,到頭來還得讓位,并沒有人可以霸坐;大家都爭執一樣東西,誰主動放手,誰就是贏家。
02
「喝水的老鼠」:為錢勢的欲望而痛苦,不值得,你不可能擁有一切。
有一只老鼠,到河邊喝水。
老鼠很想把河水全部喝完,于是深呼吸,壯大肚皮。但是河水并沒有喝完,仍舊嘩嘩啦啦地流著。
原來,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相對于大河,老鼠的「肚子」,如灰塵一樣小。
因而,通透的人,都知道了一個道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在古代,堯帝想把位置讓給許由。
許由立馬就拒絕了,說:「我接替你,那我就是為了名氣而來。你還是另做打算吧。」說完,許由就隱居去了。
原來,一個人不求大富大貴,不貪圖權勢,那就能夠活得逍遙自在了。
外面的東西很多,但是并不需要那麼多,有舍有得。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斷舍離」。
在農村,廣袤的土地,你都要,希望自己是大地主。可是你能耕種的,也就是幾畝而已。
你要一座大山,為此每天都在山里種樹,伐木,除草。累得氣喘吁吁。到頭來,你很老了,發現大山并沒有給你帶來什麼收入,或者是收入豐富,可是你沒有好好享受,還是窮苦的樣子。
在城里,房子幾萬套。你都想要。可是你只能買一套。若是拼命去買,那麼自己勞累一輩子,還是不能心想事成,遺憾越來越多。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情;什麼都按需索取,那就不累了。需要的越少,生活越好。
03
「挖洞的老鼠」:為顯擺而痛苦,不值得,還不如深藏不露。
《莊子·應帝王》里講,有一種體型很小的老鼠,隨時有被大型動物攻擊的風險。
他們的洞穴,也很容易被找到,并且破壞。
為了生活得安逸一些,老鼠「深挖洞」。就是有煙,也熏不進來,有人用鋤頭挖,也不能見底。
老鼠的做法,被鳥發現了,于是鳥飛得更高,弓箭和羅網,都不能觸及到鳥了。
想起一句名言:「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那些容易被人攻擊的人,不是不厲害,而是太招搖。
你把錢都露出來,要周圍的人點贊,這不是讓小偷惦記上了嗎?你用豪車去比別人的窮困生活,不是讓人嫉妒和仇恨嗎?
真正活得好的人,有深藏不露的智慧。他們在狠狠賺錢的時候,是悶聲發大財的樣子;在錢財很多的時候,有財不露白的智慧。
得到的獎杯,也會收起來,不會擺放在顯目的位置。比方說,居里夫人,把獎杯給孩子當玩具,裝沙子。
學富五車的人,總是愚笨的樣子,這叫「大智若愚」。沒有人和他辯論,他也不會反駁人家。就算人家說錯了,也是一笑而過。
做人如野草,低低的。但總有「疾風知勁草」的不一般。
做人如流水,利萬物而不爭,不爭而被人尊重和喜歡。
04
我還看過一只老鼠,希望自己如天一樣偉大。于是他要拜太陽為老師。
太陽說:「我不是老師,我怕云。」
于是,老鼠找到云。
云說:「我不是老師,我怕風。」
老鼠又找到風。
風說:「我不是老師,墻隨時會擋住我。」
老鼠無奈地找到「墻」。
墻說:「我怕老鼠,挖空我的根基......」
原來,我們一生,最好的老師,就是「自己」;最厲害的,也是「自己」。
每天都能超越昨天的自己,管好自己的心情,理順自己和外物的關系,「痛苦」就離開了。
太多的人,總是盯著別人、外物,不懂得「對內求」,這就是痛苦的根源吧。
思想家蒙田說:「害怕自己會受苦的人,已經遭受他所害怕的痛苦。」
不懼將來,不念過往,何苦之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