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黑龍江一位老農翻蓋房子,竟然在推土時推出了一個「神秘箱」。可怕的是,這箱子里竟然藏著一男一女兩具古人尸體!沒想到幾十年間睡在尸體旁邊,老農深感晦氣,但沒想到,這藏尸箱震驚了整個考古界,成了專家們口中的「塞北馬王堆」。
說起來這老農發現古代遺存,并不奇怪,畢竟除了盜墓賊,包工頭和農民算得上直接發現古墓人數最多的了。更何況,這位老農是住在阿城。
別看阿城在如今的名聲并不顯赫,但在遼金時代,阿城卻是真正的重地。例如,阿城巨源鄉城子村東側就有一處古城址,據考證是金代主城址,城外金人居住遺址和墓葬遺址無數,甚至成了哈爾濱市金代文物遺址最多的地區。1956年秋,在黑龍江省阿城白城古墻的西側,曾出土了一尊銅制坐龍,是中國目前為止發現的金代最早的龍造型文物,后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老農發現了地下的「硬東西」。待清理掉上面的泥土后,人們發現這硬東西是一塊石棺的蓋板……經層層報告,當地文保部門得到了消息。得知阿城又發現了古代墓葬,當地文保部門急忙趕來。這一看,又驚又喜。
驚的是,這處墓葬狀況堪憂,因為老農推土,這墓葬已暴露,特別是由于墓葬地表呈現出北高南低的狀態,墓葬西半部更是因為施工遭受到了破壞。
喜的是,這墓葬規模不小,規制很高,從散亂的青磚和灰色布紋瓦殘塊就可以推斷,這墓葬與金代息息相關,應該很有價值。
考古人員對這墓葬進行了搶救式挖掘,特別是在開棺之后,眼前的一幕驚呆眾人。
石槨內放置長方形朱漆木棺,棺內四壁上懸掛有鴛鴦紋織金綢帷幔,墓棺內葬男女二人,尸體已腐爛,但骨骼完整,層層疊疊的華貴衣飾,雖經過了千年地下歲月的侵蝕,仍舊讓人驚嘆。
經清理,這棺內發現了大量絲織衣物,男子身著絳紫地織金錦袍,女子衣著華貴精美,色澤鮮艷,9層16件,都是上好的絲織品。經過清理,衣著里發現有更幞頭、冠、袍、蔽膝、靴襪,甚至女墓主還有「吊帶長筒襪 」,各類配飾和用具有象牙、珍珠、金銀、瑪瑙松石和皮革等,同時發現的,還有男女墓主的各種飾品,例如金環、金絲瑪瑙項飾、金耳墜、雙鵝玉飾等。就連男墓主手里,也有沉甸甸的金塊,名為「金握」。
有如此豐富珍貴的隨葬品,這一對合葬男女到底是誰呢?
好在,墓中帶有文字的文物,成了考古專家們打開謎團的「鑰匙。」一件文物是棺蓋上放置的銀制銘牌,銀牌由頂部蓮朵與主體蓮龕組成。中央用九疊篆字書寫官銜「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事齊國王」12個字,表明墓主身份。另一件是棺內男主人枕下的一塊長65厘米、寬23.4厘米的木牌,其上用墨書寫漢字「太尉儀同三司事齊國王」。
墓主人官拜「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事齊國王」,表明這個墓葬為金代齊國王墓。那麼,這位太尉、齊國王又是誰呢?專家們根據發現的這些文字,并查閱《金史》后確定,這位男墓主姓完顏,漢名晏,本名斡論,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堂弟。
公元1115年,女真人以完顏部為核心建立金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南征北戰,先后滅掉遼國和宋國。在與南宋、西夏并立期間,金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終維持著霸主地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