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申君黃歇,可能了解的人不多。但是提起呂不韋,知道的人就多了。
呂不韋夠牛了吧?不僅執掌秦國大權,還與太后有舊,讓自己兒子做了秦王。但是人們有所不知的是,歷史上第一個這麼做的人并非呂不韋,而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
呂不韋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在模仿黃歇罷了。
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的父親還有爭議,但是黃歇絕對是楚王的父親。而且,因為他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黃歇能位列「戰國四公子」之一,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事實上,如果沒有黃歇,楚國可能早就玩完了。
黃歇出身普通,沒啥背景。但是他頗有見識,且能說會道,因而得到楚頃襄王的器重。
楚頃襄王時期,秦國頻頻對楚國用兵,接連奪下楚國數郡,楚頃襄王嚇得趕緊遷都。
楚頃襄王這邊撐不住了,急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大臣們吵來吵去,意見無非是戰或者和。楚頃襄王一琢磨,戰,楚國必敗無疑,看來只能議和了。
他問道:「諸位愛卿,為今之計,只能議和了。
你們誰愿意出使秦國,完成這一重任?」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聲。他們都知道,此行兇險,而且有損自己的名聲,因此無人愿意接話。
楚頃襄王直嘆氣,這就是楚國的臣子,指望這群人,楚國焉有不敗之理?
此時,突然一個人影站了出來,正是黃歇。
「大王,臣愿意出使秦國,為楚國換來和平。」黃歇說道。
楚頃襄王大喜道:「愛卿,孤果然沒看錯人,楚國的未來,就指望你了。」
黃歇正色道:「臣定不辜負大王的期望。」
黃歇一行人,攜帶重禮來到秦國的都城咸陽。在這里,他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秦國與韓國聯合,大敗魏、趙聯軍。魏、趙兩國已經臣服秦國,打算和秦國一起出兵楚國。
黃歇拿出重禮打點上下,得以快速被秦昭王召見。
見到秦昭襄王,黃歇立刻說道:「大王,聽說您要聯合韓、魏、趙一齊出兵伐楚?我以為這是損己利人之事,小心到時候鷸蚌相爭,反倒讓漁翁得利樂。
」
秦昭襄王好奇道:「你的用意我早已猜到,你倒是說說,伐楚怎麼就損己利人了?」
黃歇答道:「七雄之中,唯秦與楚最強盛。到時候伐楚,韓、魏、趙必定出工不出力,讓秦軍與楚軍硬碰硬。到時候我們拼個兩敗俱傷,韓、魏、趙必定趁機攻秦,秦國危矣。此事對于楚國也沒好處,楚國愿意與秦國結盟,一起教訓這些小人。」
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半晌才說道:「你說得有些道理。結盟也不是不行,不過為了防止楚國背信棄義,你們要拿出一些誠意來。金銀珠寶就不說了,還要讓你們太子到秦國做質子,否則結盟之事免談。」
現在是楚國求著秦國,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楚頃襄王只得含淚將太子熊完送到楚國做質子。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黃歇竟然主動提出去秦國陪著太子熊完,這讓楚頃襄王又是一陣感動。
黃歇對太子熊完鞍前馬后,十分殷勤,盡量滿足其在生活上的需求,很快便成為了熊完的心腹。沒錯,黃歇知道自己沒背景,于是押寶熊完。只要熊完一繼位,黃歇高官厚祿是少不了的。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重病不起。他寫信給秦昭王,希望能讓太子回國,繼承王位。此事遭到了秦昭王的拒絕,秦昭王打了一手好算盤。一旦楚頃襄王去世,太子不在國中,諸公子爭奪王位,楚國必亂。到時候秦國就可以渾水摸魚了。
他能想到的,黃歇自然也想到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