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個‘三姓家奴’,我差點被你給騙了。你先侍奉魏王咎,後來又投奔項羽,現在又跑我這里來,你這種不忠不義之人,我可不敢用。」劉邦氣憤地對陳平說道。
只見陳平不慌不忙地說了一番話,劉邦竟然轉怒為喜,大笑道:「先生莫怪,我這人直來直去慣了,都是想到啥說啥。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再也不會懷疑先生了。」
其實,這些都是扯淡,劉邦是在試探陳平。陳平通過了劉邦的考驗,這才得以被委以重任。
陳平是戰國時期的魏國人。陳平家里窮,父母早逝,只有一個哥哥陳伯與他相依為命。
雖然家中條件艱苦,但是陳平卻志存高遠,不愿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為此,他勤于讀書,對于黃老之學頗為拿手。
此外,陳平好經常外出結交當地名人異士。一方面是拓展人脈,另一方面也是增長見識。
畢竟,那個年代知識匱乏,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書籍太少了。很多時候,需要靠著與人交流來學習知識。
按理說,陳平的家境無法支撐他這樣求學。畢竟他是家中的勞動力,他整天不干活,吃的哪里來?
好在他有一個好哥哥,陳伯告訴陳平:「你盡管去做你覺得該做的事情,哥哥支持你。哥哥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也明白,家里想要擺脫苦日子,還得靠你這樣的讀書人。」
于是,陳平每天不是讀書就是外出交友,家里全靠哥哥一個人耕種來支撐。對此,陳平的大嫂意見很大。但是因為陳伯一直護著這個弟弟,大嫂一直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大嫂和鄰居嘮嗑。鄰居好奇道:「你們家陳平平時吃了什麼好東西?竟然長得如此俊俏,村子里好幾家的姑娘都想嫁給他呢。」
大嫂趁機說道:「我們家全靠我丈夫一個人種地,哪里有什麼好吃的?只有一些米糠、爛菜葉罷了。這種好吃懶做的小叔子,不要也罷。」
陳平得知此事,羞愧難當,動了離家出走的念頭。他不想給哥哥一家添麻煩。
然而,還沒等陳平行動起來。陳伯先一步將妻子休了,逐出家門。在他看來,這個妻子太不懂事了。陳平可是全家的希望,妻子不僅不幫忙分擔壓力,還到處嚼舌根,這不是添亂嗎?這樣的妻子,不要也罷。
對此,陳平心中有愧。只是哥哥心意已決,他知道勸也沒用。此后,陳平開始想方設法做些兼職,減輕家里的負擔。
有一次,他去幫人料理喪事,賺點外快。結果在主人家遇到了一個叫做張負的人,張負見陳平長相俊美,人高馬大,便上前與他攀談起來。一番交談下來,張負發現面前這個青年不簡單。其見識遠超常人。
其實,張負是當地有名的地主,他正在為自己孫女的婚事發愁。雖然他家家境不錯,但是這個孫女接連五次嫁人,丈夫都因為各種原因去世。到後來,甭管他拿出多少嫁妝,都沒人敢娶這位張大小姐了。
張負見陳平一表人才,便起了招婿的心思。一番交談下來,更是堅定了這種想法。以他的經驗來看,這陳平絕非池中物,遲早會發跡的。此時將孫女嫁給他,未來的回報不可限量。
對于張家的事情,陳平也是略有耳聞。對他來說,這是一次機會,有張家相助,他無論是求學還是踏上仕途,都會容易很多。于是雙方一拍即合。
張家這邊,不僅不要陳平的聘禮,還倒送了一大堆嫁妝。出嫁前夕,張負握著孫女的手說道:「你嫁過去,千萬不要嫌棄對方家里窮。要做個賢妻良母,好好對待夫君,他以后前途不可限量的。」
孫女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她畢竟是經歷了五次婚姻的人,能有個人愿意娶她,已經很滿足了。嫁到陳平家里后,夫妻二人生活美滿,一時傳為佳話。
秦朝末年,群雄四起。陳平覺得這是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辭別家人,打算去尋得明主,一展抱負。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