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看重先人喪葬,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說過:「先人陵寢,祖宗宗廟,上系神明,下倚子孫」。
所以無論歷朝歷代,對于先人陵寢的保護都制定了詳細的法律法規,一些有錢的人家甚至會專門請人,為自己的家族陵寢選擇一塊風水寶地,以祈求后世可以繼續得到祖宗的恩澤。
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對于陵墓的陪葬品也變得越來越重,根據著名史學家吳晗所著的《中國文化通史》所記載:「漢朝時,幾乎一半的國家收入都隨著陪葬埋入了地下」。豐厚的陪葬品也直接導致了很多不法之徒,苦心鉆研盜墓的營生,以求發家致富,盜墓之風也就屢見于歷史之中。
到了近代最有名的盜墓事件就是軍閥孫殿英盜取清太后慈禧的陵墓。當時孫殿英剛剛被西北的軍閥馮玉祥擊敗,部隊受到很大的損失,為了快速恢復元氣,孫殿英不顧名聲,率領自己的軍隊強行炸開了慈禧的陵墓,然而就在孫殿英的士兵打開棺槨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不禁被嚇得腿軟,只見慈禧的雙手上,竟然長滿了白毛。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東陵盜墓
民國時期由于清政府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群雄無主各地軍閥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不斷地互相攻伐。「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是當時最真實的寫照。可要說人品最為低下,手段最沒有底線的還要說孫殿英。
孫殿英原本也是袁世凱的手下,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時,孫殿英為了吃飽飯先去投了軍,不過他雖然從軍時間早,可是資歷、能力都非常低下,混了十余年也只是做了個旅長。
袁世凱妄想稱帝後來在國人的一片討罵聲中去世后,袁世凱手下的各路人馬失去了統轄,局勢一時間紛亂不已,這時候孫殿英看準機會,拉起了一支人馬,也做起了一地的軍閥。
可是孫殿英的人馬實在太少,在和西北王馮玉祥的征戰中,很快就被馮玉祥擊敗,狼狽退到了如今的唐山一帶。
當時孫殿英被打紅了眼,急于恢復實力在找馮玉祥報仇,可是手里沒錢是絕對不行的,這個時候孫殿英盯上了就在唐山附近的清東陵。
清東陵中埋葬著清朝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慈禧,當時慈禧去世的時候,陪葬品之多之貴重,在民間一直廣為流傳,可想而知這位在位時就窮奢極欲的老佛爺,死后也一定不會虧待自己,在她的陵墓中一定藏著大量的財寶,而孫殿英此時就盯上了慈禧的陵墓。
進入地宮
孫殿英決定盜取清東陵的慈禧墓后,先是假借剿匪的名義將部隊拉到了清東陵附近,然后再對外宣稱要在此練兵,將整個清東陵陵區都劃為了軍事禁區,禁止所有人員進出,做完這一切之后孫殿英開始了實施自己的計劃。
首先孫殿英找來了原先清東陵陵區的看守,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了慈禧陵寢的準確位置,然后省去一切保護措施,直接安排士兵用火藥炸開地宮的入口。
由于慈禧地宮的大門是用上千斤的青條石封住的,所以爆炸一共實施了三次才最終將地宮的大門轟開,炸藥掀起的氣浪幾乎將方圓數里的草木全部摧毀。
孫殿英指揮士兵進入地宮之后,所有人都被那里的金碧輝煌所震驚,雖然事先就之后慈禧的陵墓中肯定藏有大量的珍寶,可他們還是沒想到規模竟然如此之大。不僅是地宮,慈禧的棺槨也非同一般,不僅整個棺槨是用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制成,而且棺槨的底部還鑲嵌著大量的珍珠寶石,明晃晃地閃人的眼睛。
為了獲取更多的財物,孫殿英又指揮士兵將棺槨打開,看看里面陪葬了哪些珍品,果然棺槨被撬開之后,慈禧太后身著錦衣華服,頭上還帶著金絲串成的頭冠,嘴里還含著一顆有如雞蛋般大小的珍珠。
詭異驚魂
孫殿英手下的士兵大多都是貧苦出身,哪里見過這樣的富貴景象,看到如此多的金銀珠寶,也就不管不顧了,紛紛一擁而上前去哄搶棺槨里的寶物。可就在這時突然一個士兵大叫一聲,坐在了地上,眾人聽見叫聲順勢看過去,也不禁驚魂不已,嚇得雙腿發軟。
原來這個士兵在無意中將慈禧的衣服弄破了,皮膚裸露出來但并沒有腐壞,不過讓眾人感到害怕的是,慈禧的雙手上長滿了白毛,非常像古時候傳說中的僵尸,眾人沒有思想準備所以嚇得不輕。
當然依照我們現代人看來,這極有可能是尸體因為在潮濕環境下,所長出的尸斑,而尸身不腐一是因為地宮密閉性很好,空氣不流通,減緩了尸體腐爛的速度,二來也是因為金絲楠木本身就有防腐的作用。
驚嚇之后到底還是孫殿英穩得住,他大喝一聲將士兵從害怕中喚醒,然后繼續指揮他們運輸財物,并且保證此次盜墓完成之后,所有參與的士兵都會得到一份厚厚的獎賞,在財物的驅使之下,那些嚇壞了的士兵也漸漸緩了過來,趕緊依照孫殿英的安排,將所有財寶運出了清東陵。
總結
得到這筆巨大的財富之后,孫殿英果然實力大漲,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元氣,勢力范圍也逐漸擴充到了直隸、山東一帶。然后孫殿英又向當時的南京政府高層送了不少陵墓中的寶物,在一番運作之下,孫殿英竟然得到了國民黨南京的委任,這番操作實在讓人覺得諷刺。
不過也因為這次孫殿英盜取慈禧墓動靜太大、影響太惡劣,使得他徹底失去了百姓的民心,在後來的中原大戰中,還是被馮玉祥的西北軍徹底擊敗,孫殿英本人也在戰亂中被殺死,這或許就是古人常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