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管你有沒有錢,要主動拒絕父母「四種偏心」
2024/04/03

父母偏心這件事,古來有之。

春秋時,晉獻公驍勇善戰,征服了霍國、魏國、狄戎等,史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可是他在立太子這件事上,就顯得偏心了。因為他很喜歡驪姬,因而唯命是從。

驪姬建議,讓太子申生住在曲沃,繼子重耳、夷吾分別住在蒲地、屈地,全部到邊疆去,遠離國都。并且吹了吹枕邊風,讓親生兒子奚齊變成太子。

晉獻公過世后,王公大臣都不服從驪姬的安排,導致晉國大亂,奚齊被大將軍克里加害,接著上演了爭奪王位的悲劇。

如何才能讓家庭和睦,避免父母偏心呢?

古人留下一句忠告:「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

也就是說,父母要是對誰偏心,就會讓誰的家庭變窮。我們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錯誤地認為,獨吞父母的財產,就是最佳的致富手段。

作為中年人,你的父母也一把年紀了,甚至開始有安排后事的打算了。你應該保持清醒,勇敢地做好自己,減少大家庭對你的束縛,也糾正家風。

具體來說,人到中年,有錢沒錢,都要主動拒絕父母的「四種偏心」。

01

「老房子都給你」,拒絕就是明智之舉。

很多家庭,雖然在城里,但是追根溯源,還是農村人。在老家,總有那麼一些財產。

老房子,似乎很重要,是祖輩留下的東西。

可是老房子的管理,真是一個大麻煩。對那些常年漂泊、在大城市定居的人來說,就更麻煩了。

我的老家,有很多瓦房,每年都要翻修;屋門口是泥巴地,需要除草多次,若是鋪上水泥,開銷也不少。

紅磚房,看起來很客氣,但是常年沒有人居住,修理費不少。賣掉也不是,保管也不是,多半變成了雞肋。

人到中年,你想一想,還會去老家養老嗎?未來的出路在哪里?若你回老家的可能性很小,就要拒絕父母給你老房子。并且讓給真正要在農村奮斗的兄弟姐妹。

房子的價值,體現在「居住、利用」上。給需要的人,就是物有所值。

02

「花錢養著你」,拒絕就是學會獨立生活。

記住一句話:「慣子如殺子。」

話很不好聽,但是很現實。你若是被父母溺愛,那麼你就很容易變成最沒有出息的人。真的會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

小時候,父母給你的,不懂得拒絕。但是你到了中年,應該有自己的認知。

若是你父母處處慣著你,有幾種禍害:一是你會滋生懶惰的習慣;二是其他兄弟姐妹會嫉恨你,從而不贍養父母;三是父母老了,會形成依賴你一個人的局面,要是你能力有限,父母就難以安度晚年。

父母老了,雖然還有一些賺錢的能力,但是你不要盯著他們的錢了,靠自己吧。

總要經歷一段無依無靠的時光,才能真正站起來,打個翻身仗。若是你需要父母幫忙,也應該明說,「親父子,明算賬」。

03

「存款都給你留著」,拒絕就是尊重兄弟姐妹。

我的外婆八十多歲的時候,經過家庭商議,把存款全部給了我的小舅舅。

當外婆九十多歲的時候,身體每況愈下,需要很多的醫藥費。

大家都疑惑,外婆的存款,哪里去啦?是不是小舅舅獨吞了,一家人因此鬧起來。

幸好,小舅舅記了賬,否則百口莫辯。

可見一般,保管存款的事情,需要慎重。

當然,父母老了,管不好存款,需要有人管理。這時候,要召開家庭會議,把存款記錄好,并且約定開支的方法。

若是父母需要花很多錢,陸陸續續取出存款,就應該定期向兄弟姐妹通報,不要藏著掖著。大家都心知肚明,就不會有矛盾了。

不管你多窮,都不要坑了父母的「養老錢」。

要想一想,你一個人拿著存款,不知不覺就花光了。然后指望兄弟姐妹派錢給父母養老,就會引發爭執。

做一個公道正派的人,兄弟姐妹都會服你管教。

04

「把孫子帶回老家生活」,拒絕就是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

父母外出打工或者游玩,把兒女丟在爺爺奶奶家。這樣的家庭,還真的不少。

可是,中年父母有沒有想過,隔代教育有什麼害處?

有人這樣例舉。

其一,孩子被爺爺奶奶溺愛,父母都管不著了。爺爺奶奶什麼都代勞了,導致孩子有恃無恐,出現敗家的征兆。

其二,爺爺奶奶的教育經驗慢慢過時了,無法讓孫子順著社會的局勢去發展,從而輸在起跑線上。

其三,爺爺奶奶要干農活,壓根沒有時間管教孫子,從而處于放任狀態。

其四,農村的教育條件不夠好,生活水平低,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了困擾......

當然,不是說農村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是爺爺奶奶的管教和父母的管教進行對比,出現了差距。

假日里,孩子去農村、老家體驗生活,這是人生的閱歷在增長,但是父母不能丟掉教養的責任,更不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看客。

05

《戰國策》里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愛護孩子,需要考慮長遠,而不是當下的錢財和感情。

作為中年人,扮演了父母的兒女,孩子的父母,還是兄弟姐妹,三種角色,互相交集,還要互相保持距離。難度很大,但是必須「明白」。

主動拒絕「偏心」,你就做到了問心無愧,變成了家庭的頂梁柱。

人非圣賢,誰都無法做到幾碗水端平。除了拒絕之外,我們更要理解父母,從現實來教導父母。

盲目服從父母,不是最好的孝順,還可能助長父母的歪風陋習。

學會和父母互相促進,就是最好的幾代同堂。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唐朝軍隊威震西域,為何總是不把弓弩放在眼里?
2024/04/20
日系演員深田恭子:微胖界的純欲風格創始人,演技炸裂顏值在線,這誰頂得住?
2024/04/20
50歲女港星定居日本農村,發福打扮隨便似農婦,已棄演從商多年
2024/04/20
古代男子與小妾同房,為何要求妻子在一旁圍觀?原因讓人難以啟齒!
2024/04/20
謝霆鋒張柏芝的三子之謎:王菲「道出實情」,為何不給謝霆鋒生孩子?
2024/04/20
「靠劉海」就別說顏值高了,8位明星告訴你,真正帥的人「根本不靠髮型」
2024/04/20
一口氣看懂東吳四大家族!朱張陸顧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2024/04/20
中國改朝換代第一姓:每逢亂世此姓必出奇人,還總是起到關鍵作用
2024/04/20
吳鎮宇15歲兒子「輸光財產」丟失影帝竟令人生變灰:生命沒有意義
2024/04/20
江西村民把古墓改成豬圈,挖古磚蓋10棟房,挖出最大的漢墓群
2024/04/20
佛系瘦身反而瘦了?5款低中強度運動推薦:每天只需30分鐘,竟能帶來的驚人減肥效果!
2024/04/20
4大誤區你中招了嗎?小心「隨手壞習慣」髮質越來越毛躁、「用這洗髮」髮量日漸稀疏
2024/04/20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三位名將,完全可以取代皇帝,為何結局截然不同
2024/04/20
耿炳文:朱元璋「妙計」拉攏,48年效忠,為何留下一個難解謎團?
2024/04/20
司馬懿立遺囑:不準子孫為我掃墓,時隔多年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2024/04/20
漢武帝駕崩后,年僅8歲的劉弗陵即位,為何漢朝卻沒有發生內亂?
2024/04/20
太罕見了!1983年「老貴陽」,居然是這個樣子
2024/04/20
太罕見了!一個清朝醫生,拍到了1905年的西藏
2024/04/20
老照片:除了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也被英法聯軍燒毀了
2024/04/20
大明滅亡后,讓人聞風喪膽的15萬錦衣衛去了哪?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2024/04/20